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认证
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认证在发布之后就已经得到众多人的认可,主要是为了有效组织制定相对应的反贿赂方针,还有目标,有效确保所实施的措施。这种就能够有效防范贿赂的风险,适用于一些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大型组织,其中会包含公共部门,非营利性部门等等。
iso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知识产权工作除了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外,一些中央部位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已经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情况作为科技项目立项,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的重要参考条件,及早通过贯标认证,将有利于企业享受有关的国家政策,加快企业发展。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认证
自从1994 年SEI 正式发布软件CMM 以来,相继又开发出了系统工程、软件采购、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集成产品和过程开发方面的多个能力成熟度模型。虽然这些模型在许多组织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对于一些大型软件企业来说,可能会出现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模型来改进自己多方面过程能力的情况。这时他们就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是一种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预防性体系,用来使食品安全危害风险降低到较小或可接受的水平,预测和防止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出现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防患于未然,降低产品损耗。
ISO56002创新管理体系认证
这项认证就可以拥有着绝对性的竞争优势,这里面所说的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办法和竞争对手之间建立差异,也不可能会形成竞争上的优势
ISO29001石油和天然气认证
这是一种比较有优势性的认证,大家在选择认证时也会发现拥有好的效果,如果是第1次认证,首先还需要了解公司是否能够有效满足标准。
ISO41001设施管理体系认证
可以有效的提升当前企业每一个人的生产力,健康以及安全等等。可以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达到改善重成本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服务的整体品质水平。
ISO37101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恢复管理体系认证
这不仅是可以针对当地的复杂性来做好良好的管理,其中也会包含强烈的认同感以及环境的独特特征,能够有效确定新的发展形势。在通过认证之后就可以有效提升市容,还能够带来持续性的机遇,可以获得更好的成就,所以这也是值得去申请认证的。
ISO20121可持续性管理体系认证
这本身就是以书面的一种形式来有效发布国际的标准,很多人对于这一点可能没有办法理解。所以使用者也同样需要有效解释整个标准的要求,目前研发团队就已经开发了简单的指南,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标准路线。
啊啊好饿 发表于 2021-10-09 14:29:11
天边 发表于 2021-10-09 14:36:5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安全管理体系)是大家熟悉的在全国范围推行的管理体系之一。
1、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运行机制
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形成了(企业)执行、(认证咨询机构)认证咨询和(认可委)见证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从这一点看,它有希望成为得到普遍认可的高效率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它也给许多停留在体制上的低效率的形式化管理方式(比如开展运动似的突击专项检查方式、办理咨询行政手续似的填表申报方式等)起到了示范作用。
以COC功能嵌套系统理论(请参考COC功能嵌套系统、“五个理论”是指导安管实践必须的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等日志)看来,企业、认证咨询机构和认可委三者构成了一个功能大于1的可靠性大管理系统。大管理系统中的结构维度是企业,它体现了管理体系的结构与企业具体危险结构的匹配;大管理系统中的秩序维度是认证咨询机构,它体现了管理体系的程序和规则的推广、落实;大管理系统中的牵制维度是认可委,它体现了管理体系的程序和规则的建设、维护。大管理系统体现了单位、社会和企业的管理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它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功能大于1的系统。
而以ICM运行系统效率理论(请参考ICM运行系统效率理论、“五个理论”是指导安管实践必须的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等日志)看来,企业、认证咨询机构和认可委三者形成了“彼此互动、相对封闭和协同匹配”的效率不小于1的可靠性运行机制。由于企业、认证咨询机构和认可委三者从大管理系统的不同空间梯度入手,围绕共同的目的(控制危险)开展安全管理活动,因此它能够形成规范的、认识统一的、效率不断提高的长效运行机制。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断定,安全管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持续完善
安全管理体系的生命力在于持续完善。持续完善的方向在于实效。
目前有两个较大的问题制约着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效:一是大多数企业只注重外部效应(获取市场合同份额的需要和政绩的需要),而不注重内部效应(控制危险的需要);二是安全管理体系与实际安全管理活动形成两层皮,甚而干扰基础性的安全管理活动。
xiaomeng. 发表于 2021-11-13 11:42:3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机构,应尽快依据新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实施规则》修订管理体系iso三体系认证,并做好新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实施规则》的宣贯。
阿渡 发表于 2021-11-17 17:33:05
怎样做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检查
1998年7月1日,《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ISM规则)对包括载客高速艇在内的客船,50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和散货船,以及载货高速艇等第一批国际航行船舶生效,至2002年7月1日,所有500总吨以上国际航行船舶均根据《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建立实施了安全管理体系(简称SMS)。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或NSM规则)对国内跨省航行载客定额50人及以上的客船(包括客滚船、旅游船和高速客船)、150总吨及以上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船生效,至2007年7月1日,所有500总吨以上国内航行船舶均根据《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建立实施了安全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全面实施,促进了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海事管理部门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成为一项主要的监管内容。2006年9月,徐祖远副部长在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作为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律,要加强"四船一链"重要环节的监管,也就是要加强船公司、船舶、船员和船长的日常管理,其中船公司是主体、船舶是基础、船员是重点、船长是关键,要将这四者通过安全管理体系这根链条连接在一起。因此,加强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今后船舶安全检查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从目前船舶安全检查员队伍的情况来看,
胖胖王 发表于 2021-11-18 15:11:43
frankfranki 发表于 2021-12-05 20:48:05
1.目的、范围
1.1为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咨询认可条例》等法规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规定了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认证咨询机构(以下简称认证咨询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程序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认证咨询机构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的基本依据。
1.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的认证咨询机构应当遵守本规则。
1.4 认证咨询机构遵守本规则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可免除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认证咨询机构要求
2.1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的认证咨询机构,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咨询认可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技术能力,并获得单位认证咨询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单位认监委)批准。
2.2 认证咨询机构应在获得单位认监委批准后的12个月内,向单位认监委提交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符合本规则和GB/T2200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咨询机构要求》的证明iso三体系认证。认证咨询机构在未取得相关证明iso三体系认证前,只能颁发不超过10张该认证咨询范围的认证咨询证书。
3.认证咨询人员要求
3.1认证咨询机构中参加认证咨询活动的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个人素质和食品生产、食品安全及认证咨询检查、检验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历。
3.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审核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具有单位承认的食品工程或相近专业本科或以上的学历;
——满足GB/T220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咨询机构要求》中关于审核员的教育、食品安全培训、审核培训、工作经历和审核经历的要求;
——具备实施危害分析的能力;
——按照《认证咨询及认证咨询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取得人员申报机构的执业资格申报。
3.3认证咨询机构应对本机构的认证咨询审核员的能力做出评价,审核员宜具有针对GB/T220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咨询机构要求》附录A中特定种类的专业能力,以满足实施相应类别iso三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的需要。
4.认证咨询依据
认证咨询依据由基本认证咨询依据和专项技术要求组成。
4.1 基本认证咨询依据
GB/T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4.2 专项技术要求
认证咨询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时,在以上基本认证咨询依据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将本规则规定的专项技术规范作为认证咨询依据同时使用(见附件)。
为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科学性和有效
公司人力行政部如何应对食品安全体系审核工作
1.目的、范围
1.1为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咨询认可条例》等法规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规定了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认证咨询机构(以下简称认证咨询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程序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认证咨询机构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的基本依据。
1.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的认证咨询机构应当遵守本规则。
1.4 认证咨询机构遵守本规则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可免除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认证咨询机构要求
2.1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的认证咨询机构,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咨询认可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技术能力,并获得单位认证咨询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单位认监委)批准。
2.2 认证咨询机构应在获得单位认监委批准后的12个月内,向单位认监委提交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符合本规则和GB/T2200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咨询机构要求》的证明iso三体系认证。认证咨询机构在未取得相关证明iso三体系认证前,只能颁发不超过10张该认证咨询范围的认证咨询证书。
3.认证咨询人员要求
3.1认证咨询机构中参加认证咨询活动的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个人素质和食品生产、食品安全及认证咨询检查、检验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历。
3.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审核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具有单位承认的食品工程或相近专业本科或以上的学历;
——满足GB/T220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咨询机构要求》中关于审核员的教育、食品安全培训、审核培训、工作经历和审核经历的要求;
——具备实施危害分析的能力;
——按照《认证咨询及认证咨询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取得人员申报机构的执业资格申报。
3.3认证咨询机构应对本机构的认证咨询审核员的能力做出评价,审核员宜具有针对GB/T220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咨询机构要求》附录A中特定种类的专业能力,以满足实施相应类别iso三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活动的需要。
4.认证咨询依据
认证咨询依据由基本认证咨询依据和专项技术要求组成。
4.1 基本认证咨询依据
GB/T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4.2 专项技术要求
认证咨询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时,在以上基本认证咨询依据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将本规则规定的专项技术规范作为认证咨询依据同时使用(见附件)。
为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科学性和有效
涤影 发表于 2022-01-07 19:36:51
国家认监委公告
(2009年第4号)
国家认监委对《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入侵探测器》(CNCA-10C-047:2004)、《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防盗报警控制器》(CNCA-10C-052:2004)、《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防盗报警系统》(CNCA-10C-053:2006)和《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防盗保险柜(箱)》(CNCA-10C-054:2004)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实施规则为《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入侵探测器》(CNCA-10C-047:2009)、《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防盗报警控制器》(CNCA-10C-052:2009)、《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防盗报警系统》(CNCA-10C-053:2009)和《安全防范类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防盗保险柜(箱)》(CNCA-10C-054:2009)(见附件),现予以公告,请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2009年3月1日前,新版、旧版实施规则均可适用;2009年3月1日起,新申请认证的产品须按照新版实施规则的要求实施认证;按旧版实施规则认证的获证产品,应于2009年12月31日前按新版实施规则的要求完成证书转换工作,逾期未完成转换的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将予以暂停;截至2010年4月1日仍未完成证书转换工作的,认证机构将撤销旧版实施规则认证证书。
对于2009年3月1日前已经出厂、投放市场并且已经不再生产的获证产品,无需进行证书转换。
附件:1.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修订
2.防盗保险柜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修订
3.防盗报警控制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修订
4.入侵探测器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修订
二○○九年一月七日
Yucherty 发表于 2022-06-02 09:17:36
13-463412-2009
电线电缆质量安全认证规则
11-463401-2009
阻燃和耐火型电线电缆安全认证规则
WDZ-BYJ(F)、BV型绝缘电线的技术要求
丘小丹 发表于 2022-06-17 15:26:24
最大的区别在于认监委公布的规则条款要求很松,是认证的底线,各个认证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和风险,制定认证实施细则,认证需要规则和细则同时使用。规则中增加了企业分类管理,AB类变更,多种认证模式,利用企业资源检测等等。
气场 发表于 2022-07-10 10:41:12